构建菌株有效降解有机污染物,上海交大科研成果登上《自然》

工业废水排污、海洋原油泄漏等,无疑会对生态环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但通过漫长的遗传突变和自然选择,自然环境中会逐渐进化出一些能将污染物作为“食物”的微生物,利用这些微生物的分解代谢能力处理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具备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等优势。但现有的天然菌株“食谱窄”,仅能降解某种或少数几种污染物,无法在实际污染场景下实现对复合有机污染物的生物修复。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全国重点实验室唐鸿志团队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戴俊彪团队合作,在环境微生物技术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用合成生物学 *** 构建了需钠弧菌工程菌株,能在高盐工业废水和高盐土壤中同时降解多种有机污染物。该项研究为解决石化废水排污、海洋石油泄漏等全球性环境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方案。

相关研究成果以“Bioremediation of complex organic pollutants by engineered Vibrio natriegens”为题,于2025年5月7日在线发表在《自然》(Nature)上。

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

研究团队介绍,其利用合成生物学 *** ,对兼具快速生长、耐盐胁迫、基因编辑高效等特性的需钠弧菌进行基因工程改造,开发了高效自然转化 *** 和基因组迭代编辑技术INTIMATE,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将长片段DNA序列精准地插入底盘细胞基因组特定位点,而且通过迭代 *** 反复多次插入新的DNA序列,实现对同一菌株的不断拓展改造。经多轮迭代编辑后,研究团队获得了能够降解5种典型有机污染物的菌株VCOD-15,并开展了模拟应用测试。结果显示,在取自石油炼化厂和氯碱化工厂的高盐废水中,该菌株仅需2天即可净化其中同时存在的5种有机污染物。

该研究成功开发了基于需钠弧菌的复合污染物工程菌构建平台,实现了从代谢通路的挖掘、设计和合成到单一、复合污染物降解菌株的构建、测试、以及在实际工业废水样本处理应用的全流程,为石化、氯碱等高盐废水处理、海上石油泄漏、微塑料污染等全球性挑战提供了生物解决方案。同时,INTIMATE技术为多基因簇工程底盘的构建提供了通用技术平台,使得同一菌株中多种代谢功能的整合以及优质菌种的迭代功能拓展成为可能,可扩展至其他污染物降解体系的构建乃至天然产物合成、高值化学品细胞工程构建等合成生物学应用场景。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苏聪,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荣誉计划博士生崔浩天、副研究员王伟伟为文章共同之一作者。戴俊彪研究员和唐鸿志教授为文章共同通讯作者。文章的合作者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程振宇(明志博士生计划)、致远荣誉计划博士生杨梦乔、博士生李晔、科研助理何思炀,深圳先进院刘永博士、硕士研究生王晨、科研助理瞿利文,中国农科院基因组所科研助理蔡悦进、郑佳欣、赵平平。上海交通大学许平教授、李跃辉教授、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研究所王钦宏研究员为本项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帮助。

  • 一季度,上市银行净利润何以负增长?
  • 5月8日增减持汇总:玲珑轮胎等3股增持 上海新阳等22股减持(表)
  • 上报集团社长李芸:发挥媒体优势,让中非民心在数字时代更深层互联互通
  • 建银国际:降百威亚太目标价至9.4港元 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 西甲上海足球学院揭幕,用“足球方法论”试水中国青训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信访工作办法》
  • 一周文化讲座|城市移民与数字时代的新工作
  • 重庆党政代表团在沪考察,陈吉宁龚正与袁家军胡衡华共商两地深化合作工作
  • 美联储理事为央行独立结构辩护 示意解雇美联储官员将对经济不利
  • 比肩始祖鸟的挪威户外品牌“老人头”Norrøna二闯中国
  • 尾盘:美股维持涨势 纳指上涨1.8%
  • 邮储银行被罚3.5万元: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及相关管理规定
  • FPG财盛国际:美贸易协议预期推动油价上涨
  • 美联储官员Bostic:在前路不明之际调整利率并非审慎之举
  • 中国证监会印发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
  • 西南大学教授、重庆健美运动奠基人之一李启圣逝世
  • 中国科协发声:屡禁不止的奇葩论文再次敲响学风建设警钟
  • 货运盗窃正以惊人的速度冲击美国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