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评|“为偶像正名”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最近,在越剧《我的大观园》中饰演贾宝玉的演员陈丽君在接受采访时称“贾宝玉是长子长孙”,引发争议。江苏省红楼梦学会会长、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苗怀明,因纠正这一错误遭到网暴。在陈丽君公开致歉后,网暴仍在继续,并已经严重干扰了苗教授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图侵删)

客观而言,公众人物在传播传统文化时出现知识性错误并非不可包容,更何况陈丽君之一时间致歉,她“知错就改”的坦诚态度恰恰展现了文艺工作者应有的职业素养;而红学专家苗怀明则基于学术责任,守护了文化经典传播准确性。这本来是一出“文”与“艺”相互交流的佳话,却因为个别粉丝过度的反应,让事情变了味。

粉丝支持偶像,本无可厚非,但一些极端化的“支持”行为,反而给偶像带来了不小的困扰,这样的例子近年来也不少。比如,奥运游泳冠军潘展乐因不堪粉丝过度关注,解散唯一官方粉丝群;有粉丝在比赛现场因质疑裁判对全红婵“压分”而攻击冠军陈芋汐。

偶像与粉丝的关系本应该更多停留在精神共鸣的层面,不应该被异化为“领地意识”。说到底,粉丝虽然支持偶像,但两者在人格上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把任何对偶像的质疑都被视作对其个人价值的否定,容不下一丁点批评意见,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部分陈丽君的粉丝将教授的专业解读曲解为“蹭热度”,只会让理性的讨论空间不断被压缩,不仅很难得到公众的认同,也会给偶像“招黑”。

粉丝不是不可以表达对偶像的支持,但粉丝和偶像之间的关系也完全可以是共同成长、进步。部分粉丝应该明白,情绪化的表达真的是“支持”,真的是为偶像好吗?

有时候,感情的付出也需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虽然在舞台上的形象总是光彩照人的,但任何一位偶像也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他或她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支持,到底还有哪些地方可以不断进步和完善,都是粉丝可以认真考虑的问题。反过来说,作为粉丝,又可以从偶像身上学到什么,领悟哪些道理,同样也是追星的意义所在。

“为偶像正名”的正确做法,从来不是“堵住批评的嘴”,而应该是“打开对话的窗”。构建起理性的讨论空间,让学术归学术、艺术归艺术、情感归情感,相信不管是偶像还是粉丝,都能从一场热烈的讨论中获益匪浅。

  • 515投资者保护|诺德《头版投条》系列视频:巧用了共情能力的生活故事来点出““投”条建议”
  • 佩斯科夫:俄会考虑30天停火提议,但试图对俄施压无用
  • 人工智能三次元创造战略
  • 汽车早报|4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增长14.5% 日本寻求美方撤销汽车关税
  • 九部门联手优化机动车环境监管 生态环境部:重型货车排放监管是重点
  • 巴称巴控克什米尔地区11人在印方夜间炮击中身亡
  • 一周新车盘点 | 腾势上市新旗舰SUV 长安逸动增插混车型
  • 靴子落地!000656,重整计划获批!
  • 连平:一揽子金融政策时机力度适宜,年内还有降准降息空间
  • 美国据悉考虑建议格陵兰签署特殊地位协议
  • 关税威胁逼近,美国通胀开始抬头
  • 七部门:支持外商投资境内科技型企业,提高外资在华开展股权投资、创业投资便利性
  • 中国科协发声:屡禁不止的奇葩论文再次敲响学风建设警钟
  • 一周文化讲座|城市移民与数字时代的新工作
  • 一周新车盘点 | 极氪009光辉增典藏版 蔚来萤火虫正式上市
  • 杭州钱塘区3宗涉宅用地均以底价成交,共计成交金额25.73亿元
  • 歌手胡海泉旗下私募基金再收警示函,公司回应
  • 央行发布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透露哪些关键信号?